燕子‧朱少麟
最近,又讀起了燕子。這是第三遍。
反覆閱讀,因為想要去感覺。
感覺故事中人物的個性、心態、想法。
想悟出那些書評所下的評語。
我不相信自己的記憶力,把這兒當成筆記本
記下一些我喜歡的句子。
...我所藏匿的世界再也不會相同了,有什麼東西正要起飛,正要奔放,正要跌得粉碎。
...快樂不就是來自於動人的未知的前途,還有暗夜孤燈下,那種脆弱而絕望的徬徨?
...力爭上游是一種要命的永恆狀況,沒有所謂的盡頭,光明但是掙扎,尷尬的程度和墮落殊途同歸,並且疲勞,而且還冷,我從書上讀到了,溫血動物是一種高耗能的生命形式,必須不斷補充熱能以防止失溫,一輩子在食物鏈中力爭上游。
我很喜歡阿芳和林教授之間的答辯。應該算是全書中最有趣的一段,字字句句皆讓人回味。
...我只是奇怪,不管你是哪一代,上一輩的人都要稱你是頹廢的一代,而且不管我們發出什麼聲音,都要被指控成無病呻吟,我覺得我們活在一個沒法使力的世代裡,過的是豐美又單一的生活,大家的經驗都一樣,滿腹理想但是沒有時間,滿懷叛逆但是缺乏戰場.....光會批評我們,不只是矮化,也是鈍化。
...「小女生,看妳這麼年輕,媽的剛畢業吧?媽的學校就教會妳伶牙俐齒嗎?還教了妳什麼?」
「我畢業很多年了,我不是小女生,學校裡教些什麼您都清楚,您為什麼不問我,為什麼我被教會了國文數學英文地理,卻還是被教的不會表達感情,不會處理憤怒,不會跟別人合作,不會唱歌,不知道什麼才叫做幸福,還有媽的不會畫圖?」
...匆匆翻過杜斯妥也夫斯基的罪與罰,脆弱得可恨,拋開換一本川端康成的短篇集,蒼白得嚇人...
...一個破碎的故事,發生在城市的角落,尷尬成一張隱晦的說明。
...不能關閉窗口的知覺,是苦樂俱收的窗口,世界從這扇窗刺進我的生活,從沒停止放送音波,台北充滿了非自然的聲音,越惱人的越長久,透過電力魔音傳腦,...我是一隻多觸鬚的水母,在二十到二十萬赫茲的波浪之間憤怒,在波浪混濁中想像缺陷,想及到音色同源的遠端,又到了音色俱滅的更遠端,我是個功能簡陋的收納器,和龍仔相去不遠,憑著粗淺的知覺,和一縷夢想,加入了卓教授的舞團,只希望探觸到一些永恆的東西。
...我正在長大,我得重新挑一條路,在那條路途中慢慢變老,但是不管是什麼人生我都不感興趣,人間漫漫,只是找不到我的方向感,徬徨中卻沒有什麼人能夠指導,沒有什麼事能夠引導,我是一顆手榴彈被封死了插梢。
...活在這樣沒有故事、沒有衝突、沒有英雄、沒有信仰、沒有敵人、沒有立場的世紀末,提起筆只覺得一片枯竭,我只會讀書,讀書之外我不知道以什麼來滋養,以什麼來成長。
...記憶是河流上的片片浮冰,聚散混沌,互相扞格,互相湮滅...
- Nov 08 Tue 2005 08:15
燕子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